结核性蛛网膜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什么要给病人散瞳
TUhjnbcbe - 2022/5/10 16:09:00

眼科门诊、会诊、手术时,时不时要给前来就诊的患者散瞳,有些需要回家散,有些需要当场散,有些需要手术前散。那么究竟为什么眼科医生要给患者散瞳呢?

散瞳,顾名思义:散大瞳孔,利用滴眼药物放松睫状肌使瞳孔放大。瞳孔,其实是虹膜中央的孔洞,就好像照相机里的光圈一样,是光线进入眼内的通道,瞳孔的大小将影响到光线进入眼内的多少。瞳孔存在生理调节反应,瞳孔为圆形,透明,两眼等大,直径约2-5毫米。若瞳孔直径小于1.5毫米或大于5毫米、边缘不规则、色泽异常、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常常会揭示着一些疾病的发生。

要给患者进行白内障、视网膜手术,术前散瞳,能将白内障暴露彻底、视网膜一览无余,将有碍于手术的虹膜组织推开,通过扩大“光圈”,从而有利于手术视野扩大和手术操作的顺利开展。

门诊、会诊时,散瞳就情况复杂多了。首当其冲,给小孩子散瞳,主要是儿童调节力较强,散瞳、麻痹睫状肌后医学验光能较准确的检测屈光状态。

葡萄膜炎患者,一般都要给予散瞳治疗。葡萄膜炎时,通过散瞳能解除睫状肌痉挛,减少炎症组织活动,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减轻疼痛,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维持瞳孔的形状和大小,避免不规则瞳孔的产生。根据病情程度和严重,有用阿托品凝胶的,也有用美多丽的。

检查眼中、后节,尤其是检查眼底。比如球形晶状体、晶状体脱位,一般都需要散瞳才能观察到。前面讲到,散瞳能将“光圈”扩大,有利于观察眼后段视网膜等情况。比如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统统都要散瞳,才能较好的检查视网膜变性灶、视网膜裂孔、糖网改变等。

一些检查治疗时需要散瞳,比如眼底荧光造影,视网膜光凝等。

End

爱尔眼科·服务中国

爱尔眼科·长兴

医保定点单位

-/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要给病人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