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战胜慢性疼痛,疼痛科的三大法宝
TUhjnbcbe - 2025/3/7 18:40:00

经常有人问我,别的科医生治病,你们只管治痛,是治标不治本吧?还有的问,疼痛科治病是不是就是想方设法用药物止痛,或者把神经阻断了让人不知道痛,其实并不治病?大众有片面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疼痛科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产生和发展壮大也仅仅是三四十年的时间。

实际上,疼痛科采用先进的疼痛管理理念,借助微创介入技术,采用以慢性疼痛为主线的疾病治疗策略,标本兼治,手段更加多样,与其他专业相比,在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疼痛科治疗疼痛,就像两军对垒,我军要攻克敌人的阵地,需要采用海陆空立体综合攻击才能保证最终胜利,而我们的武器有哪些呢?让我来给大家摆一摆龙门阵;

第一阶段,如果面对一般性疼痛,就像敌人的步兵和普通阵地,我们使用疼痛科常规武器,步枪,手枪,手榴弹,迫击炮就可以解决;

我们用到的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类药物,神经痛药物,人工合成的镇痛药,抗焦虑抑郁药物,阿片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根据疼痛类型选择恰当的类型、给药方式或者联合用药,可以改善症状,消除炎症,改善器官功能,调节情绪,从而辅助病人自身的恢复机能而达到疾病的康复;

2.心理治疗;慢性疼痛常常合并心理因素,进行认知疗法及心理疏导,可以客观的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产生合理的疗效预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往往能产生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敷,中频电疗,冲击波,肌内效贴扎,手法按摩等等,由于没有侵袭性治疗,相对安全性高,病人使用方便,接受度高,医生选用合适的理疗方法,很多早中期的慢性疼痛疾病都能得到治愈;

第二阶段,如果病情较重,就像敌人使用了装甲车,坦克,也建造了坚固的堡垒,疼痛控制变得困难起来了,我们就要使用精确制导和威力更大的武器,比如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等,来精确打击有效摧毁敌人的防御,微创操作包括:神经阻滞,小针刀,银质针,射频治疗,椎间孔镜等等。

1.神经阻滞;疼痛医学中最常用的诊疗手段之一是神经阻滞。专业医生将药物注射到患者病变或病变相关部位的神经周围,其中的局麻药可阻断伤害性刺激的神经传递,使神经处于半休眠状态,从而激活了神经系统内部及其支配区域的积极的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再加上其中的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和少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达到消除炎症,加速营养修复治疗目的。该治疗具有微创、用药量少等特点,使患者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疗效。

2.神经射频;分为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两种模式,治疗疼痛,各有利弊。

热凝射频是在温控电偶的反馈调节下组织局部达到一定的温度,且该温度能达到选择性的神经、组织毁损的目的,达到对组织结构固化,由此产生神经毁损,组织变性,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脉冲射频是通过一定电压、电流强度下,脉冲式发放电刺激,对局部组织,主要是针对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通道进行调节,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开放数量,减少痛觉信号传入,使疼痛感觉下降。

3.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实施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7mm,术后仅缝1针。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第三阶段,如果敌人更加顽固,藏得更深,各种隐藏和坚固堡垒,地形复杂不能瞄准,我们就要使用核武器了:此时主要针对脊髓及大脑水平进行调节治疗。

脊髓电刺激器,鞘内泵体内植入;属于疼痛科使用较多的介入治疗,通过体内植入技术,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产生良好的局部和全身镇痛效果。

1.脊髓电刺激器是一个可以被置入于皮下的电子装置,通过它控制脊神经损伤时产生的疼痛。这个系统包括一个放置在脊髓之上的刺激电极,由它发出电脉冲干扰外周或脊髓水平的产生的疼痛信号。打开刺激器时,患者往往会在疼痛区域内感到某种弱电流通过产生的刺激感觉,这种感觉可以用来阻止疼痛。

2.鞘内植入式注射系统是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发明的恶性疼痛治疗专用设备。通过手术将一套管路埋置于病人的蛛网膜下腔,通过埋置在皮下的装置,自动将微量的镇痛药物定时泵入脑脊液中,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目前应用于鞘内的阿片类药物主要为吗啡,所以有时候也简称为鞘内吗啡泵,吗啡通过这种装置产生的镇痛效果,是口服吗啡的倍,患者仅需要定期1-3医院向皮下的储药装置中注入一次吗啡,就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爱心提示:上面列举的只是疼痛科的代表性治疗手段中的一部分,当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长期不愈的慢性疼痛疾病时,要想到去疼痛科看一看,也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胜慢性疼痛,疼痛科的三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