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了疫情防控数据屏障不出现漏洞他连续
TUhjnbcbe - 2025/1/18 17:47:00

随着近日天津疫情的暴发,温州全市又投入到新一轮战“疫”中。鹿城区藤桥镇防控办的工作人员已经连轴转了一个多月,目前依然坚守岗位,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但是,该镇防控办数据组工作人员黄李达日前积劳成疾,得了大网膜炎,医院接受治疗。


  “我出院后,肯定是第一时间重返数据组,和大家一起完成工作任务。”昨天,在医院挂着点滴的黄李达这样说。


  1月5日上午7点多,黄李达和往常一样起床,却发现肚子疼得不行,怀疑自己吃坏肚子的他仍旧坚持到岗。当天,个别同事已看出他的状态不对,医院。但他看着上级下发的数百条数据,只应道:迟点再说……


  当晚10点多,已连续工作14小时的黄李达实在忍受不了腹部剧痛,医院,随后被诊断为大网膜炎,需住院接受治疗。


  “他,真的太累了。”从黄李达的多名同事口中,记者都听到了这句话。


  据了解,过去一个多月,外地疫情反复,他和同事基本都是凌晨下班,时有通宵。黄李达主要负责将上级下发的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判定是否应当对人员进行管控,以及采取何种管控措施。


  对于黄李达而言,工作上主要有两大挑战:首先是下发的数据量大。近期,陕西、河南等地疫情暴发,他每天要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三四百条数据。“这就真的有点跟病毒赛跑的感觉,必须全力以赴,以防出现防疫漏洞。”其次便是数据下发时间的不稳定。“白天,夜里,凌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接收到数据,我们都得第一时间完成研判。”


  “经他之手研判出来的数据都是很精准的。”数据组同事蔡爱芬提起黄李达,赞不绝口。她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黄李达对数据处置尤其得心应手,成日与海量的数据较劲,也成了数据组查漏补缺的可靠后盾。


  在蔡爱芬的眼里,黄李达不仅业务水平高,还很有责任担当。“如果是凌晨下班,一般下午2点到岗就行了。他是经常凌晨两三点下班,早上依旧是八点半到岗,我都傻眼了。”蔡爱芬说,“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醒了就过来了’。”


  据了解,黄李达是从年6月加入数据组的,近两年来组内人员来来去去,“老兵”就只剩下他与另外一位同志了。“很多人觉得薄薪多劳,或离职或转岗,黄李达却咬定家乡藤桥的防疫一线,很有奉献精神。”藤桥镇防控办负责人说。


  组员流动性大,青黄不接的情况时有发生,黄李达便理所当然地扛起了新手教学的任务。同事温正汉说,像他们都是黄李达手把手教出来的。“平时数据量太大,我们的速度跟不上,他就会抽空帮忙,碰着压力大的时候也会给我们做心理疏导,调节情绪。”除了耐心的言传身教外,他还运用SOP开发了一份清晰易读的工作指南,帮助新同事上手。


  在和黄李达视频通话中,记者观察到今年才28岁的他已是“苍颜白发”。正是有了一位位像黄李达这样业务精干、责任心强的“老黄牛”在一线岗位上无私奉献,才会有我们的幸福安康。

#温州#


  来源:温州都市报

所有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疫情防控数据屏障不出现漏洞他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