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控与治疗
TUhjnbcbe - 2024/10/16 15:50:00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发病率仍在急剧攀升,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达到惊人的50.1%。据国际糖尿病联盟(The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统计,中国约有1.18亿糖尿病患者,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每年在糖尿病治疗管理花费亿元,位居世界第二。糖尿病会带来全身多器官的受损和病变,其中,糖尿病眼病是导致人类致盲的主要原因,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主要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时几乎眼部各个部位都会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而受到累及发病,比如屈光改变、白内障、新生血管青光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角膜病变、虹膜炎、眼肌麻痹、黄斑病变、视神经萎缩等等。中国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高达40%~50%,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致盲率高,导致青壮年的糖尿病患者失去视力,而无法继续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使其家庭失去重要的经济支柱来源,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患者的后期治疗费用高,严重期效果欠佳,这样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费用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影响。因此,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在社会层面做好宣教,普及广大群众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慢病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糖尿病患者约有70%出现全身微小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就是眼底视网膜上发生微血管病变的过程,包括形成微血管瘤、正常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关闭、受刺激后长出病理性新生血管和蜘蛛网样的增殖膜、再产生牵拉收缩,引起视网膜的脱离的病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伴发黄斑水肿、网膜缺血、出血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过程的进展和程度与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限和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在早期因为不影响中心视力,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往往不引起重视,而忽视了定期对眼底的筛查。而患者到眼科就诊除了内分泌科医生推荐或本身已经有科学常识外,主要还是因为眼部有了异常的感觉,如视力减退或者突然看不见以及闪光感、视物变形。

二、哪些人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提高警惕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主要与糖尿病的发病长短和控制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和类型关系不大,并且有的患者首诊就是因为视力障碍先到眼科检查而发现罹患糖尿病的,因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筛查的呼吁等同于对糖尿病早期筛查的要求。大量的科学文献研究已经表明:I型糖尿病初始起病在30岁以下的,10年病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达50%,15年病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达63%,30年病程高达90%。II型糖尿病病程5~10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约50%。总体而言随着病程的延长,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几乎是不可避免。另外,像吸烟、喝酒、妊娠、体重超标、遗传等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如何建立防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档案

首先应该在社会层面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发症进行宣教普及常识,共同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认识,糖尿病的早期检出和控制对防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至关重要。其次,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该告知患者必须重视眼底的定期检查,包括了眼底照相、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相关的检查,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相应的筛查手段。建议患者将每个时段的自身基本资料(年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眼部各项检查结果电子版或者纸版整理备份。

虽然不同类型糖尿病在指南中对眼科首诊时间有不同建议,但根据笔者经验,主张一经确诊为糖尿病即到眼底病科就诊检查,并遵从专科医生建议的随诊时间,以免漏诊或错过最佳时机。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随诊一次,而对已经发生病变的则要根据病变程度缩短随诊时间,比如3~6个月一次等。

四、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前面提到的加强随诊,就是防控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控制在非增殖期,就是疾病的早期对视力等预后至关重要。当发现早期病理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口服药物来控制疾病进展,必要时及时做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并发累及中央凹的黄斑水肿患者,尽早启动规范化的抗VEGF治疗。

增殖前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有50%会在15个月内发展至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此时是激光的有利时机,可选择全视网膜光凝(PRP),一旦进展到增殖期,必须及时做全视网膜光凝(PRP)。

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入到增殖期,有出血、增殖膜牵拉甚至网脱发生时,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主要为玻璃体切割术,辅以激光光凝,增殖期早期需要手术治疗的,术后成功率和视力逆转率仍旧很高;但一旦发展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晚期,增殖牵拉严重,即使予以玻切术,视力预后也会很差,主要以保眼球为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或进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防控“三高”。

*一旦确诊糖尿病,尽快到眼科检查,着重眼底检查。

*制定随诊方案,定期检查眼底。

*发现眼底出现病变,遵照眼底专科医生建议,尽早药物、激光或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治疗。

*需要手术时尽早手术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控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