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头痛、浑身乏力……
据长沙晚报消息
24岁湖南岳阳小伙小方(化名)
3月中旬前往位于农村的女友家中探望
回来后便出现了上述症状
不过当时
小方认为自己只是重感冒
医院
于是自行买了退烧药在家治疗
资料图。图源:摄图网
发热5天后
小方在洗澡时摔倒、神志不清
被医院
经头部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一天的治疗情况未见好转,还出现肾衰竭、无尿的症状。
家人赶紧将小方转往长沙,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重症医学科病房。
辗转治疗才确诊
小方患上的
原来是由鼠类携带病*传播的
“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入院时因出血、充血导致“熊猫眼”(医院供图)
据了解
小方入院时仍处于昏迷状态
经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
初步考虑其为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据医院岳麓山院区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兴文介绍,患者由于低血压站立不稳摔倒,同时因流行性出血热继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极差,所以才会在摔倒受到撞击后,出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病情危重。
经过一周的积极救治
小方病情趋缓
蛛网膜下腔出血得到控制
肾功能好转,尿量恢复,神志清楚
张医生再次向小方详细了解病史得知,其女友家在乡下,周边有鼠类出没,他可能是食用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导致发病。
新闻涨姿势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汉坦病*。由携带病*的鼠类的尿、粪、唾液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也可通过进食被病*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传播;早期病人的血和尿中携带病*,具有传染性,但患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
五期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发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对此,张医生提醒:
虽然发热不一定是新冠肺炎,但也不应忽视,要警惕其他传染病引起的发热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