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报告称全球70%电子垃圾流向中国 专家建议加大基金补贴
中广北京6月1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纵横》报道,有报告显示,有不少电子垃圾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那么,这些电子垃圾为什么要运到中国?最重要的是,它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报告称全球70%电子垃圾流向中国
在浙江台州,椒江码头是当地人都知道的电子废弃物的集散地,很多人在这里从事电子拆解工作。昨天(14日)一早,来到这里,尽管是个雨天,仍有四五辆的大货车来回地穿梭在码头上。整个码头堆满了废弃物,工人说有的废弃物已经放了一个月了,有的是刚刚运过来的。
:这个东西在哪里过来的?
工人:日本进口。
:这些一堆有几吨?
工人:1千多吨左右。
:一共有几堆啊?
工人:它是一条一条的,都是分开的。
:有几条?
工人:这里有七八条吧。
:那有七八千吨啊?
工人:对。七八千吨。这还是少的呢。
:那多的时候是多少啊?
工人:多的时候,车上都是满的。
:这边都是上满的?那大概不是有上亿吨了吗?
工人:有。
工人们介绍,这些废弃物的目的地是附近20多公里以外的峰江镇工业园区,在那里废弃物将被拆解成各种金属材料以及一些塑料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被其他的一些企业的利用。在台州,这个产业已经存在了20多年,来自全球的电子垃圾在这里汇集,与著名的"电子垃圾之都"广东贵屿、清远等地相比,台州被称为"后起之秀",这里是江浙一带最大的电子垃圾拆解基地。
如此数量惊人的外来电子废弃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源头又是哪里?在采访中,和一位海关工作人员了解到:很多电子废弃物是通过走私进入中国的,所以我们也很难看到"电子洋垃圾"到底有多少类似的官方统计。有来有走,电子废弃物其实对于这个产业的业内人,是原料,是可用的。它们能用来干什么呢?一位在电子废弃物产业的从业者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上海从业者:比如废旧家电,冰箱、洗衣机,包括一些小家电废旧外壳,这些东西都是用塑料做的。国外进口的这些东西在国内打碎,后当塑料粒子卖。塑料粒子是一种原材料的,冰箱、洗衣机都是由塑料粒子做的,但是这种二次回炉的电子废弃物质量肯定不如本来的原材料质量好,所以价格便宜。比如,笔记本电脑,这些电脑周边的东西都是用这个塑料做的。
大到冰箱洗衣机电脑,小到的后盖,都可能出自电子废弃物的废料打成的粉末,这里面有很大的利润。
上海从业者:以冰箱为例,做冰箱外壳的塑料,现在一吨大概卖12000左右,如果从国外打碎,可能就卖五六千,大概将近有一倍的利润空间。五六千卖到这边,又加一两千块钱,顶多七八千块钱。利润差别非常大,至少百分之三四十。
能赚钱,利润高,电子废弃物加工这条产业链背后,也带来了高污染。电子废弃物主要分为线路板、金属部件、塑料、硒鼓、墨盒等几大类。其中电路板最值钱。一吨电路板中,可以分离出130公斤铜、0.45公斤*金、20公斤锡。但是电子垃圾的污染和危害也是巨大的。电视机、电脑、、音响等电子产品,含铅、镉、水银等大量有*有害物质。有资料显示,这些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严重污染水源,最终将危害人类、植物和微生物,还会对儿童的脑发育造成极大影响。在2011年3月,台州市路桥区就曾发生上百名村民血铅超标事件。在采访时,码头上的工人撸起自己的袖子,露出了手臂上一个一个的疹子,他们说这是长期装卸电子垃圾而得上的皮肤病。特别在雨天给卡车装货物的时候,打在废铁上的雨水如果流在皮肤上,工人们就会感到全身都很痒。
:您在这里工作有没有觉得这里有一些什么气味?
工人:有,身上痒啊。
:皮肤病一样的?
工人:对。不干活就没有了。
加工电子废弃物带来的污染的确让人触目惊心,而这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电脑等成为电子垃圾后,对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危害。而近日一份自称发自联合国的报告加重了这种恐慌。报告指出,世界产生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联合国电台中文负责人李茂奇昨晚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首先介绍说,发布这份报告的其实是联合国大学。联合国大学作为联合国的自治机构,于1975年开始运作,总部设在日本东京。这个研究机构平常会给研究者们提供学术结果的发表场所,同时也会举办一些公开的讲座和研讨会等等。李茂奇表示,这份报告之所以把重点放在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是众所周知的电器、电子设备进出口国,同时也是电子垃圾的一个主要进口国。对中国进行研究,就可以对这个领域提供界定作用。
李茂奇:这个报告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中国电子垃圾问题的现状,和它相关的*策以及产业发展和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原标题:报告称全球70%电子垃圾流向中国专家建议加大基金补贴
原文链接:
稿源:中国广播
作者:刘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