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解析锦帆军,为什么有人用他0伤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防治 http://pf.39.net/bdfyy/

上一期文章花席整理了一些游戏中经常存在的误区,有一名粉丝提出一个疑问,锦帆*是不是有问题?这个问题很值得思索。

1:锦帆*文字描述是否有误

2:锦帆*实际伤害0-?

3:锦帆*与克敌制胜联动,是否有BUG

4:锦帆*与其他兵种对比,弱爆了

一:锦帆*描述是否错误

问:技能描述是40%概率溃逃,对溃逃武将造成普攻会造成额外伤害,实际上额外伤害也受到40%概率的影响,描述不符。

1:部队普攻时有40%概率让目标溃逃2回合,

2:若目标已经溃逃,则造成兵刃伤害,并且回复伤害量30%的兵力。

3:若甘宁统领,则提高友*6%会心

1-2两句话可以分为两种意思理解。

理解1:普攻有40%概率溃逃,普攻已经溃逃的目标,有%概率造成伤害。

理解2:普攻有40%概率溃逃,可目标已经溃逃怎么办,不再刷新溃逃,而是造成伤害。

不论从文字顺序角度,还是从技能平衡性角度,第二种解读是正确的。

看战法:这个战法是如何解读的?

对2-3人释放灼烧状态,如果目标有灼烧就造成兵刃伤害。

注意,是对2-3人释放灼烧

如果对2个敌人释放灼烧,没有向第3个目标释放灼烧,然而此时第3个目标身上已经有灼烧状态,会造成兵刃攻击吗?

结论:

施加灼烧状态,才是触发后续兵刃攻击的前提条件。

这个战法所有玩家都能清晰的理解,只有释放了灼烧,才有可能造成兵刃攻击。

那么锦帆*的文字描述就显而易见了,只有先释放溃逃,才可能触发兵刃攻击。

从文字的符号角度分析

可以忽视这一部分内容,但花席建议可以看看。

具有转折、并列、承接、因果很多含义。

队伍普攻时,有40%概率令目标溃逃;若目标已经溃逃,则造成伤害。

队伍普攻时:有40%概率令目标溃逃;若目标已经溃逃,则造成伤害。

上面两句话的标点符号不一样,并列关系和承接因果关系不同点在于标点符号不同。

分号前面是逗号,说明具有连贯性。

分号前面有冒号,表示后面的话是并列关系。

所以从文字的标点角度看,没有冒号说明普攻后面的话是具有连贯性的,并不是并列关系。

二:锦帆*实际伤害如何

有时你看到锦帆*伤害,

有时你会看到锦帆*伤害。

其实这不是锦帆*的全部伤害,有一部分伤害被隐藏了!

例如这份战报中,太史慈+=伤害。

而总伤害统计中,太史慈有伤害,-=伤害,这伤害就是锦帆*伤害的一部分,程普还有伤害。

最终这个锦帆*造成++=伤害,所以锦帆*伤害不低,只是显示问题。

看上面的文字,由于太史慈的溃逃效果,造成伤害。

这一部分伤害被计算在太史慈身上。

上面的文字,由于左慈的{锦帆*}效果,造成伤害。

好处是能直接的知道有多少伤害是的直接伤害,

坏处是可能忽视溃逃伤害,认为锦帆*伤害不高。

三:锦帆*是否有BUG

既然描述和实际伤害都没有问题,那么锦帆*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按理说锦帆*是兵种战法,优先级高于突击战法,那么应该先触发锦帆*,然后触发突击战法。

事实上是先触发突击,然后触发锦帆*。

顺序颠倒导致不一样的战法联动效果。

锦帆*+克敌制胜本来是个不错的联动,溃逃后有70%概率触发虚弱。

然而实际使用中效果一般,就是因为先触发克敌制胜,后触发溃逃,克敌制胜不是每回合触发一次,想碰到溃逃难度增加了。

花席觉得只有这一点算BUG,对触发联动影响非常大,而且触发回血后能造成更高的伤害。

四:锦帆*和其他兵种对比如何

看似不错,其实没有优势。

溃逃2回合造成%伤害,直接伤害是%。

大戟士虽然只有35%概率触发兵刃伤害

但太史慈带大戟士就是比锦帆*伤害高,或许溃逃效果可以被净化是一个原因。

见到过有玩家吐槽太史慈和孙权带锦帆*“0”伤害,敌人有刮骨疗*、有草船借箭就是锦帆*“0”伤害的原因,溃逃被净化了!

一部分溃逃伤害没显示在锦帆*中,另一部分溃逃伤害被净化,导致无法触发二段伤害,所以锦帆*明面不显示伤害。

那锦帆*还有治疗效果呢?

治疗效果是二段伤害时恢复一定兵力,用大戟士一段伤害就已经降低敌人更多的兵力,同样是减少敌人的伤害。

所以带万箭齐发、带神上使追求让锦帆*触发二段伤害其实没意义,因为二段伤害比一段伤害多不了什么,而万箭齐发、神上使能覆盖锦帆*,让锦帆*伤害更低。

总结:锦帆*伤害不高不低,还算过得去,带上太史慈也能打出-伤害,如果是太史慈+孙权伤害会更高一些,只是因为弓箭兵只有锦帆*是依靠普攻的。

4-6赛季孙策势力的太史慈和孙权可以玩枪兵带上大戟士,伤害轻松超过锦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