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0年十月14你是讨好型人格吗怎样 [复制链接]

1#

主题:

*为什么有的人会不自觉地讨好别人?

*为什么说“任性是一种被低估的美德”?

*“讨好”是另一种控制,我们该怎么走出这种模式?

1)我们不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从出生后就和这世界有关系,在关系里才能体验到存在感,需要体验到"自己是好的"存在感。在自我认识里体验到"自己是好的",就需要外界喜欢自己。我们被喜欢的需求是正当,是一种本能。讨好并不是病态,讨好型人格并不是障碍。但讨好程度过重,会给自己的心灵、生活带来负担。当活不出自我,无法保护自己,无法表达自己时候是一个问题。

2)改变去讨好的这样事关键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中去讨好的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被讨好者是掠夺者,这让自己变得很变动,好像这是因对方而起。思考讨好是来自对方的索取还是自己主动来照顾和讨好对方。为什么要讨好?讨好者是期望别人满意,其实,有的不是对方想要的。

3)讨好者内心存在着控制,他需要别人的满意和赞许,而不能接受别人的不喜欢,想把对方评价变得我说了算。控制的方法就是去讨好,讨好者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希望对方满意是美好善意的愿望,而不允许对方一点点自己意见就是控制,是一种绝对化的控制。

*任性是美德。

1)通常设想任性是贬义词,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是对的,但如果带有控制就不好了。任性就是放开控制。任性有自我,但很真实,不强迫,不控制。

2)一个讨好性格的人郭靖愿意和任性的人*蓉在一起,把真实的自我通过*蓉的行为表达出来。一个完美的人不比一个任性真实的人让人喜欢。当然任性的火候和分寸需要拿捏,否则可能伤害到别人。任性的部分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边界。讨好的人不容易变得任性。

3)讨好的人会追求人生的零差评,容易钻牛角尖,活着不真实了,不自由了,就失去了活着的味道。

☆讨好的人自身也由此变得能量耗竭,可能要将自己棱角磨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切割。任性是不控制,讨好是充满控制。当觉察这个事情后,讨好的内心动力会减小。不会刻意去讨好谁,在关系中不会处于内耗状态。讨好性人内心会说“我对你这么好”,你就应该怎么样。被讨好的人被迫让步,否则内心变成一个坏人了。

讨好者是不容易和别人构建一个平等关系中,而是感觉我不如你,讨好累积后又期待别人回报你。

☆我们需要觉察,有没有在讨好中控制别人。我们期望真实地表达,当一个讨好的人去尝试任性后,可能有新的体验,就会改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