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脑积水的新方法脑室胸骨分流术 [复制链接]

1#
治软组织损伤秘方 http://www.dhaqh.com/cszd/12188.html

脑脊液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等,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脑室-腹腔分流术。无论哪种脑脊液分流术都可能发生并发症,如手术部位感染、分流管堵塞或断裂、过度分流以及在分流管植入部位脑脊液吸收障碍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脑积水患者,上述几种分流方法都不能采用又该如何处理呢?中国香港KwongWah医院神经外科的PeterYatMingWoo等报道1例实施脑室-胸骨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个案,发表于年9月《OperativeNeurosurgery》杂志上。

54岁、女性患者,于糖尿病肾病晚期进行持续腹膜透析,伴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致心衰,治疗6个月。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脑血管造影提示右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术后15天,神志迷糊、GCS意识评分14-15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分17-30分。CT扫描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腰穿测压为21mmHg。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为48%,未发现心脏瓣膜赘生物。因患者必须接受持续腹膜透析,脑室-腹腔分流术不利于控制腹腔感染,脑室-心房分流术可致使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反复发作。最后征得患者同意,实施脑室-胸骨分流术,手术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脑室-胸骨分流术示意图。A.在胸骨柄上钻长度≤4cm的隧道;B.将分流管安置在头颈右侧走行,以胸骨切迹为标志做“L”形切口;C.对放置分流管的路径作出标记;D.胸骨柄上所作的隧道应位于中线,并平行于长轴;E.将留置针置于隧道内确认隧道长度以及能否吸收生理盐水;F.在隧道内放置硅胶分流管,并将其卷曲固定在对侧胸锁乳突肌肌腱上。

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5天后下地活动,CT示脑积水得以缓解;未发生胸骨骨髓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6月CT三维重建图像示分流管末端位于胸骨柄内,而且没有脑脊液积聚于纵隔内;胸骨形态完整,没有骨软化(图2)。分流术后随访3年,患者没有发生心功能恶化和与分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图2.A.患者术前头部CT示脑积水;B、C.行脑室-胸骨术后患者复查CT示脑积水明显缓解;D、E.术后6月作CT三维重建图像示分流管位置良好。

作者认为,该手术必须在胸骨柄上钻成一条理想的隧道。隧道长度≤4cm,避免操作不慎穿破胸骨后皮质或进入上纵隔损伤头臂动脉。术中还应注意胸骨内潜在的血管走行。手术可能会引起胸骨的急性医源性骨折,或因长期脑脊液浸泡导致骨软化和病理性骨折。另一个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