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蛛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沾益区七改改出农村新面貌 [复制链接]

1#

沾益区群策群力,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凝心聚力,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七改”引擎,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村庄面貌大改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改路,打通乡村道路的毛细血管。以乡村通硬化路为重点,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和“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基础条件好的村庄逐步向村内道路和入户道路延伸,不断提升村内道路等级和村庄庭院地面硬化率,打通乡村道路的毛细血管。投入万元道路改造,其中万元,改造沾益松林至会泽公路;万元,改造菱角乡水冲至大坡乡耕德农村公路;万元,改造大坡至德威农村公路;余万元,启动了珠江源和海峰湿地两条旅游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万元,改造播乐奴革至宣威宗德县际公路,基本形成了“区乡相连、村组相通、区域一体、四面环合”的农村公路服务网络,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囧途。

改房,改出乡村新风貌。崭新的小别墅,宽敞的柏油路,明亮的太阳能路灯,整洁的村容村貌……如今,沾益区乡(镇、街道)农村焕然一新的宜居乡村,让村民迈上了幸福大道,曾经的低矮破陋,残垣断壁将一去不返。近年来,沾益区持续开展“老村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村住房居住功能,实现房屋外观特色化、内部功能现代化,做到特色鲜明、人畜分离、厨卫入户,截止12月1日,拆除废弃房屋户、间、平方米;拆除废弃烤房户、间、平方米;拆除废弃畜禽舍户、间、平方米。年农村危房改造户,补助资金.90万元,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农村建房规划许可覆盖率达%,房屋外立面改造重点区域村庄全覆盖,基本消除农村危房。

改水,改出乡村好风景。投入.09万元生活污水治理,加快乡镇(街道)自来水厂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工程性缺水及水质安全问题,通过改造升级、配套联网等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通过EPC模式融资万元,用于重要水源地周边村庄(白水勺达村委会口子头村0万元、炎方乡腻诺村委会偏桥村万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省、市级环保专项资金万元,用于花山街道松林村、德泽乡德泽村、盘江镇方城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09万元,用于年中央预算内和省级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划定“牛栏江、南盘江”水源保护区,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采用农村污水分散式、小型化、氧化塘、湿地等处理模式,建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改电,改出乡村好前景。投入.91万元改造农村用电。推进新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电变压器,农村低压线路。在村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大力推广太阳能路灯和节能灯具;加快推进“全光网区”、固定宽带和4G高速移动通信网建设。投入.23万元架设铁塔;投入.68万元架设光缆;投入万元改造宽带社区蜘蛛网;投入万元改造乡镇网络,实现建制村通光缆和互联网宽带全覆盖。

改圈,改出乡村生态美。投入0万元用于区域性畜禽粪污收集点建设,改造畜禽粪污治理,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大力推进畜禽集中养殖点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提高畜禽集中圈养率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依托村级平台公司组织开展农用废旧地膜、农药包装等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加大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和“三品一标”产地认证力度,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清洁生产水平。

改厕,改出乡村新风尚。以国家补助点,村民自筹一点,群众投工投劳,一户一方案,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投入.36万元推进改造农村厕所,行政村村委会水冲式卫生公厕全覆盖,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所在地全部消除旱厕。按照“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净无味、有效管理”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创建国家卫生文明城市为统揽,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绿色经济、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切实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改灶,改出乡村新生活。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推进以电代柴”“以气代柴”,引导农村改灶与建设沼气、改厕和改圈相结合;加大成型燃料开发利用,推广高效低排放节能生物质炉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柴薪、煤炭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以往的烟熏火燎的厨房环境。

通讯员:赵定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