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正逢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宣传日。市区中心公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园活动,吸引了周边市民踊跃参与。
当天,乐清市疾控中医院、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南街道爱卫办举办了“抗结核、逛公园、玩游戏、赢奖品”活动,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与运动健身游戏相结合,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市民在答题。蔡甜甜摄
赏春游园趣答题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市区中心公园里生机勃发,盎然春色引来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9时许,公园内已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已。在公园入口处,一排桌子摆开,前面围满了市民。桌子后,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戴着听诊器,认真地为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义诊,解答市民的疑问,提供科学的建议。一旁,工作人员忙着分发活动的游戏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等。
“排菌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亦是一种传播方式。这种说法是对的吗?”“以下几个选项里,哪些是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象?”……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第一个游戏点,只见不少人已抽取了题目,正在仔细读题、思索答案。还有细心的市民认真阅读一旁的知识宣传展架,从中寻找正确答案。
当天的游园活动,环绕公园设置了4个游戏点,游戏内容包括趣味答题、投飞镖、踢毽子等内容。每个游戏点,市民们闯关成功,都可得到一个印花。集齐4个后,就可到领奖处兑换跳绳、运动腰包、臂包等奖品。参与活动的市民一边“闯关”,一边欣赏沿途风景,趣味无穷。“这个活动很有趣,既能长知识,又能锻炼身体,还收获了奖品!”市民王阿姨说。
乐清市疾控中心艾滋结核防治科科长赵城寒说,以这样的形式开展防治结核病宣传并不是首次,他们希望通过知识宣传与运动健身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切身感受和体会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深刻了解健康生活理念。
据悉,我市以每年“3·24”为契机,面向社会宣传结核病;以结核门诊为据点,在候诊室面向病人重点宣传结核病注意事项;以首次上门家访及校园结核病例为线索,加大密切接触者筛查及自我保护。近年来,我市还加大了校园结核病的宣传力度,每年开展对校医的结核病知识培训。通过全方位宣教,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群体对结核病的知晓率。
分级诊疗引导就近就医
据悉,我市自年对结核病实行归口管理以来,开始了对结核病人免费治疗、家庭管理的模式。自年开始,推行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建立阶梯式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引导老百姓就近就医。出台了《乐清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明确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到年底,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自我市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后,辖区医疗机构对发现的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疑似患者及时医院;医院负责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并将疑难重症和耐多药患者及时医院。普通结核和耐多药结核病人最终反馈给卫生院进行社区管理,由社区专职人员全面开展转介、追踪、密切接触者筛查、督导管理等服务。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对社区的业务培训和督导。疾控中心对社区管理人员举办了一年一次的结核病规范管理培训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在线业务指导。每年在卫健局牵头下,开展对各医疗机构一年四次的公共卫生结核病项目的督导与考核工作,并对工作开展较落后的社区做好重点的追踪督导。
收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悉,我市目前实施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从近5年结核病患者发病情况与登记情况来看,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与流动人口发现肺结核后原籍治疗增多有关,也体现了多年来防控管理工作的成绩,收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提高了耐药筛查率,推广快速基因检测,比起传统检测痰培养更早的诊断肺结核与耐药肺结核。实施更为优惠宽范的治疗减免报销政策,减少因经济负担重中断治疗。逐步重视重点人群(流动人口、学生、老年人等)的结防工作,加强教育,开展主动发现结核患者的工作,在疫情升高的乡镇,开展结核病筛查工作。加强社区的可疑结核患者转诊,提高肺结核门诊诊治水平建设和服务建设,减少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