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覆盖技术机理及关键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机理及关键技术
作者:王晋民
文章来源:玉米
发表时间:2004-04-02
点击量:
一、技术机理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是利用玉米秋收后废弃不用的秸秆,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把秸秆按不同形式覆盖地表,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技术,达到蓄水保墒、改土培肥、减少水土流失、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玉米秸秆覆盖技术包括半耕整秆半覆盖、全耕整秆半覆盖、免耕整秆半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等形式,被覆盖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果树、油葵、豆类、蔬菜等。
二、适用范围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区。半耕整秆半覆盖、全耕整秆半覆盖、免耕整秆半覆盖适宜于海拔1000米以下,年均气温8℃以上,≥10℃的年有效积温3000
℃以上,年降水5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的晚熟玉米旱作区;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适宜于海拔1000--1300米,年均气温8-10℃,
≥10℃的年有效积温3000--2500℃,年降水450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左右的的中熟玉米旱作区;
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适宜于海拔1300米以上,年均气温8℃以下,≥10℃的年有效积温2500℃左右,适宜地膜覆盖的冷凉区。
三、关键技术
(一)覆盖方式
1、半耕整秆半覆盖
秋收后硬茬隔行覆盖整玉米秸秆,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行耕翻、施肥、播种。
2、
全耕整秆半覆盖
秋收后将玉米秸秆移出田块,进行秋耕并隔行覆盖整玉米秸秆,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行浅耕、施肥、播种。
3、免耕整秆半覆盖
秋收后硬茬隔行覆盖整玉米秸秆,第二年春天不耕翻,不去茬,在未覆盖行开沟施肥、播种。
4、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
秋收后硬茬隔行覆盖整玉米秸秆,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行内开沟、施肥、盖膜、打孔、播种。
5、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
秋收后开沟铺秆,第二年春天施肥、起垄、盖膜、打孔、播种。
(二)覆盖量
玉米秸秆覆盖以每亩盖500--1000公斤玉米秸秆为宜。
(三)操作程序
1、半耕整秆半覆盖
(1)玉米成熟后立秆收获玉米穗;(2)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盖
67厘米,空67厘米(或盖60厘米,空73厘米),下一排根压住上一排稍,在秸秆交接处压少量土,以免大风刮走。也可用秸秆覆盖机按上述要求操作;(3)第二年春天,在未覆盖秸秆的空行内耕翻、施肥;(4)
用单行或双行半精量播种机在未盖行内紧靠秸秆两边种两行玉米;(5)
玉米生长期间在未盖行内中耕、追肥、培土;(6)秋收后,
在第一年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
2、
全耕整秆半覆盖
(1)玉米成熟后收获玉米穗,并将玉米秆搂到地边;(2)机耕或畜耕并耙平;(3)顺行覆盖整玉米秆(覆盖方法同“1”);(4)第二年春天,在未盖的空行内施肥、播种;(5)
播后田间管理与半耕整秆半覆盖相同,秋收秋耕后,倒行覆盖玉米整秆。
3、免耕整秆半覆盖
(1)玉米成熟收穗后,不翻耕、不去茬;(2)硬茬顺行覆盖整玉米秆形成半覆盖(覆盖方法同“1”);(3)第二年春播时在未盖的空行内先开施肥沟,沟深10厘米以上,施入农肥、化肥,第二犁开播种沟下种并覆土;(4)玉米生长期间在空行内追肥、培土;(5)秋收后,在第一年未盖秸秆的空行内覆盖秸秆。
4、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
(1)以133厘米为一带,宽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秋收后,在窄行上按半耕半覆盖方法形成整秆半覆盖;(2)
第二年春天在空行内开沟、施肥、起20厘米左右高的垄。播种前3--5天在垄背上覆盖40-60厘米宽的地膜,在膜侧种植两行玉米;(3)
玉米生长期田间管理同地膜覆盖田;(4)秋收后除去残留地膜,倒行覆盖秸秆。
5、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
(1)以133厘米为一带,宽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秋收后,在宽行中心用犁来回开一条宽、深均为20-25厘米的沟,把玉米秸秆按每把10--15根顺沟放入,覆土过冬;(2)第二年春天,在覆盖行上施肥、起垄,垄上覆盖80厘米的地膜;(3)
在地膜两边打孔种两行玉米;(4)玉米生长期间管理同地膜覆盖田;(5)秋收后按本方法倒行覆盖。
四、配套技术
1、选用适宜品种
玉米秸秆覆盖田改善了生态条件,所以应选用适宜本地气候的高产、抗病、抗倒伏、耐水肥品种。
2、
防治病虫害
秸秆覆盖玉米,早春地温低,出苗缓慢,易感丝黑穗病、黑粉病,应采取种子包衣或“甲基对硫磷”、40%“拌种双”按种子量的0.3
%拌种。发现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植株要及时清除,最好深埋病株。玉米螟发生较严重的秸秆,应用“Bt”200倍液进行秸秆处理。
3、平衡施肥
在当地配方施肥的基础上,
适当增施15%--20%的氮肥,以调整碳氮比,促进秸秆腐解。一般情况下,每亩生产600—800公斤玉米籽粒,应施纯氮15—22公斤,五氧化二磷7—10公斤。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套种经济作物的高产高效田还需适当增施